字数 529,阅读大约需 3 分钟
在 2025 年 6 月 27 日举办的第 14 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上,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原副省长、国家开发银行原行长欧阳卫民分享了他对金融业发展的深刻见解。欧阳卫民强调,金融业不应局限于传统的 “放贷收息” 模式,而应积极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同舟共济、同甘共苦。
欧阳卫民指出,《民营经济促进法》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了明确的制度保障,从法律层面为解决融资难题奠定了基础。银行作为金融服务的核心机构,需要深入了解企业的需求,精准地提供金融服务,以有效化解金融供给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同时,银行还应加大对信用贷款的创新力度,推动金融服务的多元化发展。
数字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它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能够实现对实体经济的精准服务。欧阳卫民特别提到,浙江、河北等地在出口信贷方面的创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值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应用。
此外,欧阳卫民还强调了改变银行对抵押贷款过度依赖的重要性。他认为,应大力发展信用贷款,并允许银行开展投资业务,从而实现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利益共享。通过这种方式,银行可以与企业共同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促进双方的共同繁荣。
总之,欧阳卫民的观点为我们指明了金融业未来发展的方向。金融业只有与企业紧密合作,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才能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