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 1293,阅读大约需 7 分钟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滕皋军 |
出生 | 1962 年 8 月,浙江金华婺城区 |
现职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医学与生命科学部主任、介入治疗中心主任 |
最高学术称号 | 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21) |
学科领域 | 医学影像学、介入放射学 |
时间 | 事件 |
1982 | 毕业于浙江省绍兴卫生学校放射医士专业,进入金华市人民医院 |
1986–1989 | 南京铁道医学院(现东南大学)硕士,放射学 |
1995–1999 | 美国 Dartmouth-Hitchcock 医学中心 助理研究员 |
1998 | 东南大学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主任 |
2000–2003 |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博士,影像学 |
2003–2005 | 上海长征医院 博士后 |
2009 | 东南大学医学院院长 |
2015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 |
2021.11 | 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2023.11 | 东南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部主任 |
2024.12 | 兼任浙江省肿瘤医院肿瘤介入诊治中心主任 |
类别 | 项目名称(示例) |
973 计划(首席科学家) | 基于多模态影像的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新技术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
863 计划 | 同位素食道支架的研制与应用研究 |
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 微创介入非血管腔道功能性支架产业化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 |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多模态分子影像研究 |
年份 | 奖项 | 等级 |
2008 | 静脉系统梗阻-高压性疾病综合介入治疗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1 | 新型消化道支架的研发与应用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6 | 多模态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研究与应用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04 | TIPS 支架再狭窄机制研究 | 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
2014 | 医学影像学人才培养体系 | 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
“近 40 年扎根临床一线,为中国介入放射学发展作出开创性和持续性贡献。”
“他具有极强亲和力与凝聚力,以‘不忘初心、医者仁心’的精神,把医生本职作为第一职责。”
“滕教授在肝癌、外周血管及脊柱介入领域的成就,已写入国际指南,显著提升了全球介入放射学水平。”
本文信息截至 2025 年 7 月,如有变动请以官方发布为准。
2018-06-15
举办地点:北京,滕皋军院长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
2019-09-21
举办地点:上海,滕皋军教授进行专题讲座。
2020-11-08
举办地点:广州,滕皋军院士发表主题演讲。
2021-07-24
举办地点:南京,滕皋军院长主持会议并作报告。
2023-04-12
举办地点:成都,滕皋军院士出席并进行学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