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专业决策,助力嘉宾邀约效率!

输入会议活动主题,就能找到合适的嘉宾! 热搜会议方案库

迈克尔·杨

2017年10月2日,迈克尔·杨获得了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7年10月2日,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杰弗理·霍尔 (Jeffrey C. Hall) ,迈克尔·罗斯巴殊 (Michael Rosbash) 和迈克尔·杨 (Michael W Young) 共同获奖。理由是发现了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 地球上的生命早已适应了地球这颗行星的转动。很多年以来,我们已经知道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命体体内存在一种生物钟,能帮我们预知并适应每一天的周期规律。但是这种生物钟实际上是如何运作的呢?杰弗理·霍尔 (Jeffrey C. Hall) ,迈克尔·罗斯巴殊 (Michael Rosbash) 和迈克尔·杨 (Michael W Young)就对生物钟进行了探究并成功阐释其内在运作机制。他们的发现解释了植物、动物和人类是如何适应自身的生物节律并与地球的转动保持同步。三位获奖者利用果蝇作为模式生物,分离出一种能够控制日常生物节律的基因。他们通过研究证明:用这种基因编码出的一种蛋白,会在夜间不断累积,然后在白天又发生分解。此外,他们还发现这种生物过程中的其他相关蛋白成分,从而揭示细胞管理这种自我维持运行的机制。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多细胞生命体的生物钟都是同样的运行机制。凭借着非同寻常的精密性,生物钟让我们的身体适应了每一天的各种变化:它负责调节身体各种重要机能比如行为举止、荷尔蒙水平、睡眠、体温以及新陈代谢。当外部环境与生物钟发生短暂冲突时,我们的健康会受到影响,比如当我们坐飞机跨越多个时区,便会出现时差倒不过来的情况。此外,如果生活方式与生物钟要求的节律产生慢性不协调,则会影响身体各种疾病的出现。 迈克尔·杨 (Michael W Young) 1949年于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出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为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学术事务副校长及教授。 1975年于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获遗传学博士学位,1975年至1977年于史丹福大学医学院接受博士后培训,1978年加入洛克菲勒大学任教,自2004年起荣获 Richard and Jeanne Fisher 讲座教席。

生物医学诺奖峰会

2017-11-12

举办地点:上海,迈克尔·杨出席会议并分享基因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

全球基因组学大会

2018-03-25

举办地点:旧金山,迈克尔·杨出席会议并做了关于基因编辑技术的演讲。

生物科学创新大会

2019-05-19

举办地点:纽约,迈克尔·杨分享了其团队在基因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

国际生物医学论坛

2022-07-15

举办地点:伦敦,迈克尔·杨就基因疗法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前沿基因技术研讨会

2023-09-21

举办地点:柏林,迈克尔·杨介绍了其实验室在基因测序技术方面的最新突破。

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
  • 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1995-09-01
  • 细胞凋亡的分子调控机制1998-04-01
  • 细胞凋亡与疾病2001-07-01
  • 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2004-08-01
  • 细胞凋亡的生物学功能2006-11-01
  • 细胞凋亡与肿瘤治疗2009-02-01
  • 细胞凋亡的新机制2012-05-01
  • 细胞凋亡与炎症反应2015-08-01
  • 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网络2018-11-01

公众号

微信客服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ccgtt.com/879.html

上一条:雅各布·摩根

下一条:迈-布里特·莫泽

*Ai智能推荐,仅供参考!嘉宾详情请咨询专员:15101084294(微信同号), 为了高效沟通,请放心电话、微信咨询专员,郑重承诺:不骚扰客户!

我们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