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09 阅读量:32
字数 1271,阅读大约需 7 分钟
6 月 20 日,第十三期中国企业大讲堂在北京圆满落幕。作为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企研)精心打造的高端交流平台,本次活动以 “破局立新 韧性生长 —— 制度创新科技突围:激发民营经济新活力” 为核心主题,汇聚了政企学界的权威人士、企业家代表等多方力量,围绕民营经济在新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发展路径与突破方向展开了深度探讨,为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思想动力。
在这场聚焦民营经济未来的重要论坛上,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庄聪生以《民营经济促进法:塑造可预期未来释放民营经济新动能》为题,发表了极具洞察力的分享。他在发言中着重强调,《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具有里程碑式的非凡意义,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作为我国首部专门聚焦民营经济的基础性法律,它首次将 “两个毫不动摇” 这一贯穿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则以法律形式明确写入其中,从法理层面清晰界定了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战略定位 —— 民营经济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一明确的法律定位,无疑给广大民营企业吃下了一颗 “定心丸”,有效缓解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顾虑与担忧,让企业能够更安心、更有信心地规划长远发展。
庄聪生还指出,《民营经济促进法》的一大亮点在于其精准性和针对性,它直击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痛点与堵点。在公平竞争方面,法律明确规定了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经营运行等方面享有与国有企业同等的待遇,打破了各种形式的市场壁垒和隐性壁垒,为民营企业创造了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在投融资支持方面,法律从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完善融资服务等多个维度作出具体规定,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在权益保护方面,法律进一步健全了民营企业产权保护制度,明确了对民营企业合法的物权、债权、股权等权益的保护措施,为企业维护自身权益筑牢了坚实的法律根基。同时,法律还对各类不良执法行为明确了责任界定和追责机制,有效约束了行政权力的滥用,全方位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不仅是对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更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重要体现。它向社会传递了国家坚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强烈信号,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民营经济作为我国创新发展的主力军,贡献了大量的技术创新和就业岗位,这部法律的实施将为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更稳定的制度环境,推动更多民营企业投身于科技研发和产业升级,从而在 “制度创新科技突围” 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不过,庄聪生也特别强调,法律的出台只是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第一步,更为关键的是要加快配套政策的落地实施。法律的原则性规定需要通过一系列具体的配套措施来细化和落实,比如地方政府需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各相关部门要出台具体的执行办法,确保法律的各项规定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还需要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良好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提高行政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让民营企业能够轻装上阵,专注于生产经营和创新发展。唯有如此,才能让《民营经济促进法》真正发挥出实效,充分释放民营经济的新动能,推动民营经济在 “破局立新 韧性生长” 的道路上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