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嘉宾Blog

罗先刚|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光学学会会士、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在微纳尺度上雕刻光的人

如需邀请嘉宾出席会议活动,请与名人智约邀约专员联系:15101084294(微信同号)

 

字数 1554,阅读大约需 8 分钟

微信截图_20250719140502.jpg

“在微纳尺度上雕刻光的人”


一、人物档案

项目内容
姓名罗先刚
性别/民族男 / 汉族
出生1970 年 12 月,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白桥镇青林村
学历学士(四川师范大学)
硕士、博士(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学术称号中国工程院院士(2019)
中国光学学会会士、美国光学学会会士(OSA Fellow)
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SPIE Fellow)
国际光子学与激光工程学会会士(IAPLE Fellow)
现任职务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所长(2018.11 起)
微细加工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四川省政协常委、民进四川省委常委
中国光学学会光学制造专委会主任
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主席
政治身份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2023.3 起)

二、教育与海外经历

  1. 1. 本科阶段
    1989.09 – 1993.07  四川师范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

  2. 2. 硕博连读
    1995.09 – 1998.07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硕士
    1998.09 – 2001.03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博士

  3. 3.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
    2001.05 – 2002.05  博士后
    2001.05 – 2005.01  Research Scientist(研究助理)


三、职业晋升与荣誉节点

时间事件
2004.12破格晋升为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2005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2008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09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13中组部“万人计划”首批科技领军人才
2017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二轮候选人
2018.11出任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所长
2019.11.22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2020.05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2024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四、科研方向与贡献

4.1 研究领域

  • • 数字光学

  • • 悬链线光学

  • • 微纳光刻

  • • 亚波长电磁学

  • • 结构功能材料及器件

  • • 仿生光子器件及系统

4.2 科研综述

罗先刚聚焦微纳/亚波长尺度下的电磁行为规律,系统研究了电磁波超衍射传输、局域、极化、吸收与辐射调制,发展出具有变革性的人工结构材料与器件设计方法。其成果已应用于轻量化成像、超分辨成像、纳米光刻、高灵敏传感、电磁探测与隐身等国家重大需求。

4.3 代表性论文(10 篇)

  1. 1. Luo, X., & Ishihara, T. APL 2004 – 表面等离子体干涉纳米光刻

  2. 2. Feng, Q. et al. Optics Letters 2012 – 宽带红外吸收超表面

  3. 3. Pan, W. et al. IEEE TAP 2013 – 有源频率选择表面波束控制

  4. 4. Ma, X. et al. Adv. Optical Mater. 2014 – 动态极化调控超构表面

  5. 5. Pu, M. et al. Science Advances 2015 – 悬链线光学完美角动量产生

  6. 6. Luo, X. Sci. China PMA 2015 – 超表面电磁波原理

  7. 7. Tang, D. et al. Laser & Photonics Rev. 2015 – 超振荡亚衍射透镜

  8. 8. Li, X. et al. Science Advances 2016 – 多色 3D 超构全息

  9. 9. Luo, X. G. et al. Light: Sci. Appl. 2017 – 纳米孔径宽带自旋霍尔效应

  10. 10. 著作:《亚波长电磁学》

截至 2019 年底,共发表 SCI 论文 300 余篇。


五、科研项目(节选)

执行期项目名称来源角色
2013.07 – 2018.06波的衍射极限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科技部 973 计划首席科学家
2012.01 – 2016.12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无掩膜并行纳米直写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负责人

六、奖励与荣誉

6.1 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

  • • 2009、2010 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均排名第一)

  • • 2015 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

  • • 2016 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 • 2019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 2023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项目名称:悬链线光学)

6.2 个人荣誉

  • • 2010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 • 2011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 2011 中国科学院王宽诚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

  • • 2011 周光召基金会“杰出青年基础科学奖”

  • • 2016 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

  • • 2019 “天府杰出科学家”

  • • 2020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 • 2024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七、人才培养

  • • 指导博士生 10 余名、硕士生 20 余名

  • • 2013 年博士生蒲明博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罗先刚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


八、社会与学术兼职

  • •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2023.3 起)

  • • 四川省政协常委(2013 起)

  • • 民进四川省委常委(2012.5 起)、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2022.12 起)

  • • 中国光学学会光学制造专委会主任

  • • 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主席(曾任第四届副主席)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咨询委员会委员

  • • 《光电工程》主编,《Journal of Laser Micro-nano Engineering》编委

  • • 浙江省微结构特种光纤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2025.3 起)


九、人物评价

  • 中学老师罗万兴
    “坐得住、喜欢钻研、成绩好、乐于助人、节俭而有爱心,充满正能量。”

  •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其团队完成的‘超构表面电磁功能器件’被认定为变革性、替代性技术,解决了载人航天、激光束控制、空间成像等国家重大任务中的技术难题,推动了我国战略高技术和国防科技进步。”


从川北山村到国际前沿,罗先刚以“雕刻光线”的执着,让微纳光学在中国大地闪耀。